本來第二天沒什麼時間塞下六義園,原本是計畫第一天去的,無奈天候不佳,計畫趕不上變化,眼看六義園那棵有名的枝垂櫻已經進入滿開的尾聲,心一橫就把他塞進去了。
六義園在滿是以大公園為賞櫻主要景點的東京來說,是少見的庭園,不過有名的櫻花也就只有一棵,還未進入庭園,在門外就窺見那壯觀的粉紅。
東京的櫻花大都是染井吉野櫻,因此花期也不甚長,今年滿開到吹雪的時間只有三四天....只有這時我特別懷念京都,在花種豐富的京都,比較不需有"明天花不會就掉光光了吧!?"的擔心,而六義園的櫻花是早開的枝垂櫻,在東京較不常見。
進入小門便看見枝垂櫻,頗為壯觀的一棵,我們勘勘趕上他最後的滿開,粉白似雪輕柔的枝條,曾經在京都看過許多,在東京再見時,仍是一樣感到驚喜。
廣大的枝垂櫻占據在正中央,周圍的空地並不大,還好這時的遊客還不多,除了那些認真拍照的之外,也有一些人坐在旁邊的小凳上欣賞這棵溫柔的櫻花。
風來,已經開始吹雪了,地上也散落了不少花瓣。
但他還是很漂亮~ 吸引著大家。六義園晚上還有夜櫻,這棵枝垂櫻點燈起來應該非常迷人吧。
往六義園內部走,豁然開朗,是一個大湖泊。
六義園的主人是江戶時代的柳澤吉保(當初看資料的時候腦海中一直浮現女版大奧...的綱吉和吉保),這是五代將軍德川綱吉所贈與的休閒別墅。柳澤吉保是個頗有墨水的文人,設計庭圓時以日本和歌"六體"為概念,並取用中國詩經中的六義(風雅頌賦比興),將此庭園命名為"六義園",整個庭園的建築歷時七年,成為江戶時代有名的池泉迴游式庭園。
下圖摘自官方的簡介,這簡介網路上就可以下載,還有多種語言版本,日本人做觀光的確頗用心。
中之島與田鵲橋。中之島上有兩座假山,妹山與背山,分別代表著男與女,象徵了男女之間的友情。
湖泊的另一頭。小小的橋是千屋橋。中間水中的石塊是蓬萊島。
蓬萊島。大概是像神仙住的洞窟的意思....(怎麼覺得在西方故事裡會比較像妖魔住的地方!?)
遠處是吹上茶屋。
順著參觀路線,遇見一些零星的櫻花。雖說此行的主題是賞櫻,但漫步在這個廣大的庭園裡,一方面佩服江戶時代藩主的大器,一方面著迷於庭園的恢宏卻又不失雅致,真正的大雅之風。
蓊鬱樹木間的觀瀑茶屋。
從另一面看中之島。整個湖泊很大,每一面都有各自的美感,古人相比於現代人的汲汲營營,真是風趣太多,不過這應該也是有錢有閒的人才能做到的就是了。
櫻花。除了櫻花之外,似乎也很適合賞楓,蒼勁的松樹也極美。
吟花亭遺跡。整個六義園的庭園建築,隱含了詩經和歌的幽美意境,據說原本的庭園內有八十八景,觀瀑聽泉、吟花渡月、蓬島尋仙等等,滿是騷人墨客的浪漫情懷,只是隨著時間更迭已存留不多,吟花亭便是遺跡的其中之一。
吹上茶屋旁的櫻花。和池裡看起來餓了很久(只要有人招招手就會主動靠岸)的大魚。
登上藤代嶺,可以在高處欣賞整個庭園。層層疊疊,樹影湖影交錯,春天的庭園看起來色彩繽紛,我想不同的季節應是不同的風情吧。
快出去前看到日本歐吉桑在逗魚,這裡的魚鴨鴿子,看起來都頗為飢渴,只見歐吉桑隨手丟了.....保證不是魚飼料,而是我平時也愛吃的米果豆豆,那些魚鴨鴿子便蜂擁而至,雖然我也知道那個很好吃,只是給牠們吃這些真的不會怎麼樣嗎....?
忽然覺得中正紀念堂裡那些吃魚飼料吃膩到幾乎完全不理會的魚,實在是太幸福。
柳澤吉保的後代在明治維新之後就已經很少到這裡來,一直到三菱財閥創辦人岩崎彌太郎購入作為別墅後,於1938年贈送給東京都政府,很大方地開放給市民參觀。現在是特別名勝,是個極美的庭園,和平安京的感覺不同,這就是德川幕府時代的風格嗎....?
不同城市不同的庭園們,同樣的池泉迴游,卻都是完全不同的風情,很有趣。
六義園
https://www.tokyo-park.or.jp/park/format/index031.html
ADD:文京区本駒込六丁目
參觀時間:9:00~17:00 (有夜櫻),門票300日圓
2014 東京賞櫻相關系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