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溪是桃園最早發展的地方,從清末、日治時期開始便設有許多商店,如今便成了老街。聽說大溪曾經榮獲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的冠軍,這種有歷史性的建築應該也是其中的一大特色~所以便理所當然成為我們中餐的地點。
先說說中餐吧~大溪有名的是大溪豆干,滿街賣的都是"黃日香",我也蠻喜歡,但沒有喜歡到特別去買的地步~這回選擇的是網路上多人推薦的老阿伯現滷豆干,看看街上同樣賣豆干的店家,生意最好的就是他們家,點菜必須排隊一番(不過排得很快),因為對滷味沒有特別執著,便從善如流地叫了一盤小的綜合桶(NT.120)。
內容物包含豆干、百頁,跟其他我叫不太出來的東西,有幾樣(素腸?)我和肥飯都不愛,滷味有些沒有入味,吃起來並沒有甚麼特別,竟有種比不上林口小姐們幫我訂的滷味之感。
吃完之後去旁邊(這兩間相隔不遠)的賴媽媽豆花,一碗NT.40,可選擇2種配料,比起台北的豆花果然是親民的價格,豆花口感和味道也不錯。
吃完這兩家也沒再吃其他.....大概是因為天氣熱所以我們兩個胃口都不甚好,隨意到和平老街走走看看。
大溪的老街分做幾條,其中建築保留較多較完整的應該是和平老街,古早時賣的多半是神桌家具和食品,現在當然是食品為多。老街的建築有巴洛克式的風格,可以想見當年的榮景,精雕細琢的山牆充滿繁複的圖騰,這是日治時期整建的結果,規模和細緻度遠遠超越其他我們去過的老街。
走在其間,老舊的建築和來往的不斷人潮讓人有時空錯亂之感。
逛完老街我們繞回中正公園,這個公園也是從日治時期就有、舊名大嵙崁公園,後來當然也是因為蔣先生改的名,現在公園裡還有蔣中正的銅像。
公園內有顆大陀螺,還有賣陀螺的小販,駐唱的街頭藝人們各據一角唱歌,很是悠閒的氛圍。
這裡另外有個大溪神社的遺址,這是桃園最早的神社,建於1932年,二戰之後被拆毀,只餘下基座,參道和獻燈都是後來重新整理後補回的。
原本神社的基座上立了一個三層的"超然亭",水泥的建築硬生生破壞了日式古色古香的美感。
登上第三層遠望一旁的大溪橋。
從公園旁的步道可以走到大溪橋處,不知為啥這裡真的蠻喜歡陀螺的~
大溪橋橫跨大漢溪,是從前大溪鎮民對外主要的聯繫道路,最早的大溪橋只是竹木板橋,日治時期改建為鐵線吊橋,戰後經過改建,然而受到颱風侵襲,大溪之後又推動美化計畫等等,於是把大溪橋仿造日治時期巴洛克風格打造,成為現在的樣子,所以看起來頗為新穎,少了像大溪老街那樣的歲月感~
目前的大溪橋只有行人、自行車可以通過,橋面寬廣,兩側有仿巴洛克式華麗的浮雕(但比起老街華麗度也有下降....)。
吃完飯原本想去大溪畔喝個午茶,但果然遇到假日就爆滿.....人已經多到我們進門時完全沒有服務人員理的狀態了(是說好歹也要說說要等多久、留電話甚麼的),因為不想等待便決定打道回府,半路不小心經過石門水庫....只是路過還得交NT.80的入園費,也真是坑~ 竟然交了,就順便上個廁所、拍了兩張照片到此一遊。
以前就來過石門水庫,目測起來好像沒有差太多,肥飯表示那最近應該不用舊地重遊了~(本來我還說下回可以來石門水庫附近的說)
老阿伯現滷豆干
add: 桃園縣大溪鎮中正路37號
營業時間: 8:00~20:00
賴媽媽傳統豆花
add: 桃園縣大溪鎮登龍路12號
營業時間: 9:00~17:00
若去老街可以停大溪橋旁的停車場,位子頗多,計次50元,硬要停在老街裡,大約就是30~40元/hr,而且假日頗為擁擠~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