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岡山的第二天去的是市內著名的景點:岡山後樂園和岡山城。
這兩個都是頗有歷史的景點,在這邊就簡單介紹一下。
身為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岡山後樂園,和許多著名的迴游庭園一樣,藉著流水、奇石、小橋小屋等等營造出步步皆是美景的庭園景觀,雖然去過的日本庭園並不多,但也感覺得出此處的匠心獨具之感,造訪時是十月初,夏季雖然已過但園中還是綠油油的為主,有遇見一些正在變色的楓樹,想來不同的季節必然有不同的風情。
放一張後樂園的地圖。此圖來自官網,入園時在售票處附近可索取簡介。
岡山後樂園建於江戶初期(1687年-1700年完工),當時的藩主池田岡正命其家臣津田永忠建成,因建於岡山城後故名之為"後園",原本感覺就是諸侯私人的度假地啊~之後收歸政府管理後,依照"先憂後樂"的典故改名為"後樂園"。
尚未購票前會經過右邊的外苑館,這裡有間土產店(也有賣吃的)"殘夢軒"和日式餐廳"四季彩"。
購票處。有人工售票也有自動售票機。
這裡除了販售後樂園的門票外,也有和岡山城、縣立博物館(在正門旁邊)、林原美術館(這個有一小段路)的共通票券,如果有時間也可規劃一下一起參觀。
我們買的是後樂園和岡山城的通票。
入門後有蓋紀念章的地方。看到一顆頗有造型的松樹"平四郎松",年紀應該也不小了吧~
旁邊是鶴鳴館,但這天沒有開放。
接著就走入澤之池附近的大草皮處。
從這裡可以望見南邊的岡山城。這天天氣非常好,明明已經10月初大概比同時期的台灣還要熱上一點點。
這是鶴鳴館旁邊的延養亭。外觀蠻樸素的,其實是當時藩主來後樂園渡假時居住的地方。
似乎有開放參觀,帶著二子就沒有特別進去了~
後樂園的中央是澤之池,池旁又有流水環繞,放眼望去視野非常遼闊,只是當天太陽太大沒甚麼遮蔽物有點晒。
澤之池的全景圖。池中有小島以及茶屋,在池中心賞景泡茶,只能說古人果然風雅。
不過要看清澤之池的全貌最好是爬上一旁的唯心山。
二子在這附近放飛亂跑。秋季早晨的遊客還不多,所以就隨便他們了。
延養亭。從旁邊的小路走過去有另一個池塘"花葉之池"。
池中全是荷花,但沒有花,只留下略有枯態的荷葉和殘枝,顯得幾分淒涼。
池上的榮見橋,感覺很有造型。
再過去還有一些小景點,但是後面的路推車不太方便,我們就回頭了。
小亭廉池軒,廉池軒前的曲水造景優雅,據說此處是當時藩主池田岡正最喜歡的賞景小亭。
爬上唯心山,可以清楚地欣賞澤之池的景色。
澤之池上的建築是島茶屋,位於中之島上,其實是有營業的,但是不定休。
澤之池旁的一整片井田,很有農家田園的感覺,而這竟然是源自中國的井田制度。
井田後是一片茶田,據說是為了種植藩主要喝的茶葉而設的。
下了唯心山,旁邊有個水面上特殊的"八橋",是八片木板拼接而成,造型非常特別,但是因為窄小,走起來也要很小心。
因為帶著孩兒又有推車,到此就沒有再走過去了。
走著走著回頭看見岡山城。
中途遇見好幾對拍婚照的新人,和式的婚服和後樂園的美景的確非常搭,而偶然經過時聽到攝影師操著一口台語,忽然有種微妙的感覺。
唯心山。雖然名為山其實就是個小丘,大約6米高,爬上去不會太吃力,爐寶自己興高采烈地爬山,連尾寶都牽著肥飯的手一階階往上慢慢爬。
澤之池中除了中之島外的御野島和砂利島。
旁邊看起來可以很悠閒喫茶的福田茶屋。
坐在這裡吃點心還可以一邊欣賞遠處的唯心山和岡山城。
慈眼堂,是藩主為了祈求家族與領地繁盛而建的。
這次難得遇上了後樂園的丹頂鶴放飛活動,後樂園隔一陣子就會把鶴舍的丹頂鶴放出來(遛一遛)。
日期的話可以看官網的公告,一般都是在週末假日為多,另外新年時一定會有的。
這天因為有活動,一大早就看到很多扛著重裝準備打鳥的攝影師,時間接近時會全園廣播,於是遊客們紛紛往澤之池周圍聚集。
主角還沒出來前就隱約聽見鶴舍的方向傳來粗嘎的鳥叫聲,可能丹頂鶴們也很興奮想出來走一走?
放飛的地點就在澤之池旁的草皮,兩隻丹頂鶴剛上場的時候飛了一下,不過設備不足只能這樣拍了~看牠們飛翔的樣子充滿仙氣,難怪故事裡的神仙都要騎鶴。
飛了一趟後兩隻便開始散步,不停的啄草不知是不是在找吃的,因為這天太陽太大我又忘了帶帽子,看了一會沒有再飛的跡象就走了~
整個放飛時間共一小時,有興趣的人可以慢慢看。
拍婚照的新人也在看鶴呢~道具傘剛好可以用來遮陽啊~!
從南門出去,走上月見橋,就能看見橋另一邊的岡山城。
月見橋下有個小碼頭,可以乘船遊護城河,原本想去完岡山城後帶著爐寶一起坐船,結果那時人變好多還要排隊,想想只好算了~
碼頭旁邊的大白桃非常顯眼,這天還有記者來採訪呢。
護城河與河邊的岡山城。
據說原本的岡山城並不在此處,這是後來宇喜多秀家(豐臣秀吉養子)於1590年創建,之後歷經了宇喜多家、小早川家、池田家等多位城主,明治年間被收為國有時,仍是保存得相當完整的日本古城。
可惜的是當時的岡山城並沒有被好好維護,建築物損壞很多,之後又歷經二戰,戰後才又以鋼筋水泥重建天守閣,但保留了昔年仿造安土城的外觀。
接著通過廊下門、不明門,就可以看見天守閣。
這天因為有活動,從廊下門處進來就有很多攤販,很像祭典活動,除了一些吃的餐點之外,一些著名的岡山伴手禮店家也有參加,比如販售吉備糰子的老店廣榮堂等等。
越接近中午人潮越多,配合上十月難得的大熱天,實在是熱鬧滾滾啊~
岡山城外觀烏黑,黑色的外牆是日本戰國時代的風格,現在因此有了"烏城"的別名。
整座天守閣有大中小三段疊起,至於究竟是三段六層還是幾段幾層,則一直頗有爭議。
天守閣內部不大,主要是靜態的歷史文物展示為主。
六樓是天守閣頂端,雖然視野遼闊,但較有玻璃和窗框阻擋,照相比較困難。
五樓也可以看到周圍風景,還可以看到金鯱、眺望旁邊的後樂園和月見橋。
屋頂上有似魚似龍的金鯱,有避火鎮邪的功能,在許多名城也常見到。
五樓擺了一個很大的松樹樹幹,這大概有幾百年了吧~
除了歷史展覽之外,二樓在幾個整點時間有提供免費的城主、城主夫人扮裝,但每個時段限制五名。
一樓的備前燒工坊也有製作備前燒的體驗,詳細的活動時間料金可參考官網。
其實呢~二子對古城實在沒甚麼興趣,只是熱烈地想爬樓梯!?連帶我們也沒辦法好好參觀。
若是推推車的話,可以選擇把推車留在一樓,也可以坐電梯上樓,電梯可達四樓,但後面的五、六樓就只有樓梯了。
一樓有廁所、尿布檯,對帶小孩來說是蠻方便的,而且這天外面蠻熱的,二子在此正好吹吹冷氣休整一下。
接近中午時,岡山城外因為活動的關係簡直人山人海啊~人多的關係又更熱了,就離開這裡去月見橋旁的城見茶屋吃個中餐。
城見茶屋大部分的座位區是榻榻米,有一些坐位靠近護城河,可以看見岡山城。
我們坐的位子比較裡面就看不見了~但是這位子蠻寬大的,旁邊有個小水族箱,裡面養了一隻一直很想往外爬、爬了又掉下的烏龜,尾寶不只一次伸手想撈牠
菜單的部分選擇其實不多,主要是烏龍麵、蓋飯、咖哩飯。
因為不知道二子到底喜歡飯還是麵,就各叫了飯麵來吃吃看。
這是濃湯烏龍麵,是冷麵,烏龍麵的部分十分Q彈有嚼勁,搭配紫蘇和梅子的味道,非常適合夏日時食用,剛好這天中午也很熱,吃起來格外清爽。
手製烏龍麵,看菜單的介紹就是一副適合兒童食用的樣子,所以就點了。
是簡單的湯麵加上一顆溫泉蛋。
豬肉蓋飯(被挖了幾口),選用的是岡山桃豬,但整體上比較沒太大的特色。
結論是比較喜歡他們的烏龍麵。
最後從後樂園走出去,隨手照了張正在變紅的紅葉,是棵彷彿染了頭髮的楓樹。
然後在某間伴手禮商店吃了白桃冰淇淋,有很香的水蜜桃味呢~
後樂園旁古老的出石町據說也是頗有特色的街道,但尾寶想睡了就沒有再逛,準備開車去採葡萄了~
add: 岡山市北区後楽園1-5
tel: 086-272-1148
營業時間:7:30~18:00(3/20~9/30),8:00~17:00(10/1~3/19),有時有早期開園活動,可以參考官網。
料金:¥400;岡山城・後楽園共通卷¥560;高校生以下無料
交通方式:
- 距離JR岡山駅徒步約25分鐘,有直通後樂園的巴士,時刻表查詢:後楽園ノンストップバス(岡電バス);岡山後楽園バス(宇野バス)
- 坐路面電車【岡山駅前】→【城下】徒步10min
- 開車,有停車場蠻大的,¥100/1 hr,mapcode:19 892 798*37
add: 岡山市北区丸の内2-3-1岡山城天守閣内
tel: 086 225 2096
開放時間 9:00-17:30 (日落後點燈至24:00)
料金:¥300;岡山城・後楽園共通卷¥560
交通方式:基本上和岡山後樂園相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