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R2A3016.jpg - 阿爐5-6M

阿爐是接近5個月的時候開始吃副食品,吃到現在也快5個月了 (怎麼感覺好像已經吃很久),開始吃副食品代表寶寶又長大了一些,隨之而來的是阿木的事情也變多了(喝奶多好打發啊~)。剛開始準備副食品時,其實會有點不太知道如何入手,副食品之路如同育兒方法一樣百百款,剛開始會戰戰兢兢地做喇,做久了就一整個隨興了.......總之我想每個爸媽應該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和寶寶的方式,就是一個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意思拉~~

這裡就來分享一下阿爐入門吃副食的心得。

===何時開始吃副食品===

以前的人(我保母)會覺得越晚開始吃副食品越不容易過敏,但現在不這麼認為了,反而是越早開始日後越不易過敏。小兒科醫師們建議四個月就可以開始慢慢嚐試,尤其是喝配方奶的寶寶,若是全母奶可以到六個月,最晚建議六個月就要開始副食品

撐到超過六個月後再給不太建議,太晚開始寶寶的接受度會降低,要餵食就會更困難。

阿爐是全母奶(但是瓶餵),雖說小兒科醫師在四個月時就溫柔地說,"可以開始試點米糊囉~",但貪懶的阿木還是硬撐到接近5個月,阿爐厭奶奶量逐步下滑時才開始副食品。

===入手食材===

坊間關於副食品的書本多了去,爸媽們可自行參考,大體上書裡都會附上一些圖表說明哪些食材過敏性較低、哪些較高。

一般入手食品應是澱粉類(最安全的是白米),蔬菜、部分水果(蘋果、甜桃、梨子等)也算是很安全的食物,蛋白質的部分可先試植物性蛋白質(豆類),再試動物性蛋白質(白肉魚、雞肉、蛋黃)。

但也有很多食材,有的認為是高敏、有的說是低敏,讓人有點困擾就是了~

後來估狗一番發現小兒科醫師們的觀點反而很OPEN,就是一個"看見甚麼吃甚麼"的概念,管它高敏中敏低敏,只要吃了不會過敏就沒關係,但需以"少量多樣化"地給予多種食材(以天然食材為主),可以幫寶寶在4-9個月的黃金期建立免疫耐受性,反而更不容易過敏,請看隨興吃副食文 → 黃瑽寧:如何幫寶寶添加副食品

雖然我蠻認同這樣的觀點,但是要我給寶寶吃餐桌上的東西實在有點障礙,寶寶吃的量少,也不太容易每天變換菜色,不過反正剛開始嘗試副食品,我想還是從簡單安全的開始吃,爸媽也會比較安心~

===添加新朋友的方法===

以前認為較容易導致過敏而建議延後攝取的食材,如雞蛋、肉類、有毛水果(奇異果、草莓),其實現在兒科的想法都沒有那麼嚴格,六個月時小兒科醫師就跟我說可以吃蛋黃了,吃完蛋黃沒問題可以改吃其他肉類。(而我比較保守的保母則認為雞肉可以七個多月時吃,蛋黃應該等到十個月後。)

其實我覺得沒有一定要滿一歲或是滿幾個月才能吃某種食物的說法,只有蜂蜜和牛奶(鮮奶)是比較確定要一歲後才能吃的。其他雖然常被區分為高敏中敏低敏(還常常說法不一),主要還是看寶寶食用後的反應,如果吃完不久馬上就有過敏現象(常見是蕁麻疹),那就暫停該食材,等兩周後再減半嘗試,若還是過敏就再等兩周減半嘗試。未免爸媽們的煩惱,還是可以從相對較安全的食材開始試。

通常,每次添加新食材以一種為限,吃個3~4天左右觀察反應是最安全的做法。雖說兒科醫師好像也很OPEN,有說可以不必連吃三天,但我反正沒有天天煮新菜,剛開始加新朋友時真的就安分地連吃3-4天,而阿爐月齡增加、改成三餐副食品,中途都沒有過食物過敏的現象,於是就隨著阿木有做新一批的副食品時就嘗試新朋友,所以有時早餐、午餐各加一種新朋友也是有的~吃個兩次沒過敏我就當Ok了(超隨興)。

不過記得要添加新食材最好選在早餐或中餐,這樣真的過敏要看醫生也比較好處理。

至於很多人說寶寶連吃同一種食材好幾天會膩吧? ㄜ~其實我覺得還好ㄟ~像我是做冰磚,雖說很勤勞在補貨(順便加新朋友),但每一類冰磚也都會吃1-2周(我的冰磚最多會做到2週份,大都抓1週出頭),冰磚保存期限其實可以撐到2週應該是沒問題啦~ 只是放越久流失的營養越多,再來就是怕走味。我覺得阿爐對食物的口味好像沒有那麼敏感,也沒有特別的喜好,唯一確定是甜的一定愛吃,他通常是為了想玩、不想坐餐椅跟我灰,有換新口味時也不會特別興奮,可能這樣更換口味的頻率早已遠優於母奶的長期單一口味,基本上食物泥只要有香甜味,阿爐的接受度都蠻高的。(反倒是大人常常料理同樣的食材自己覺得膩啊~)

===吃副食品的作息調整===

阿爐開始吃副食前是一天四餐母奶,當時顛峰的奶量是一餐250cc左右,其實量已經很高,不過也時常有類似厭奶的情況。

八點上床後已經不再喝消夜奶,大體上都睡到5:30-6:30之間,若是早醒就讓他在床上玩到我弄好早餐。

此時慢慢開始訓練阿爐第三餐之後不再小睡(即一天睡2次小睡),若是很累最多讓他瞇個20-30分鐘叫醒,這樣晚上才會好睡。

4m.jpg - 日誌用相簿

一開始吃副食品時,一天一餐以少量先開始(最早15ml)插在第二餐的母奶之前,副食品和母奶為同一餐,用餐時間最多1小時。

第一餐(或是以後會加新食材時)最好在早上。

究竟要先奶後副食還是先副食再奶呢? 有一說是配方奶或母奶瓶餵建議先副食品再奶,若是親餵則建議先奶再副食。其實可以看寶寶的狀況決定,比如阿爐有陣子太愛副食,吃完都不想喝奶(那時副食的量也還沒加很多),為了避免奶量降低太快,就改回先奶再副食。

另外不要挑寶寶正餓的時候餵,通常餓過頭寶寶會不想用湯匙一口一口吃(會整個大崩潰),若是這樣就一定要先餵點奶止飢。

5m.jpg - 日誌用相簿

吃了半個多月後,中間慢慢加量(每次增加15-25ml),由於阿爐吃副食的狀況很踴躍,對奶越來越興致缺缺,於是更動為為午餐+晚餐。慢慢開始為未來的三餐鋪路。

5.jpg - 日誌用相簿

6.5M時隨著阿爐早餐的奶量也自動減少,阿木只好默默地在早上也加入副食品(其實早餐趕著上班很懶得餵),並且隨著副食品的量增加,漸漸拉長餐與餐的間距,下午的奶就當做點心,因為和晚餐(18:30)只隔三個半小時,所以特別請保母餵少一些,如果在家的話阿爐自己就會喝比較少。

如果奶量越來越少,通常副食品後喝奶<30cc時該餐可以由副食品取代,一般要取代一餐奶大約要吃到250ml左右的食物泥。不過建議各位媽媽不用急著取代一餐奶,順其自然慢慢增加即可,像阿爐增加的其實很慢,有時一周才加10-20ml,吃到9個月時大約是200ml泥+30-150cc奶 (早餐150ml),大小餐蠻明顯的,有時副食品吃很快,有時又會拖拖拉拉,所以還在慢慢增加中。

6M.jpg - 日誌用相簿

每餐用餐時間最多一小時(副食品30min,奶30min),如果吃不完就收起來,不無限延長用餐時間。餐與餐之間基本沒給其他點心(有時碰到阿木吃水果就分他一點),會給開水,到下一餐的用餐時間才供餐。

理想上是每餐間隔5.5hr左右,最後省略點心變成三餐,目前阿爐還在慢慢拉長中,我是隨他發展,9M時已經可以拉到11:30-12:00和我們一起吃中餐,至於下午的點心奶就隨意喝(通常在家都喝不多),不愛喝就等到6:30吧~ (但他在保母那都可以牛飲令我很疑惑)。

這樣的作息安排最常被質疑的就是副食品和奶同一餐這件事,所有的老一輩人們(包含我爸媽、保母,因此這也是我和保母溝通中最大的障礙)都會對我投以質疑的眼光,"阿吃副食品就吃飽了,怎麼喝奶呢?"、"這樣會加快他的厭奶,奶量下降太快了~1歲前應該還是要以奶為主"等等等。

但我想副食品本來就要慢慢取代奶,傳統上習慣在兩餐奶之間餵食副食品,這樣容易使寶寶一直都很飽,然後副食品吃不好、腸胃沒有休息時間,一開始副食品量少時還不覺得,當想要把副食品加量時,讓寶寶有足夠的時間消化下一餐才會吃得好,我的經驗是最好可以慢慢撐到5hr以上,如此阿爐才明白飢餓的感覺和吃飽的美好,吃副食會比較認真。如果把奶和副食品分開餵,另一個問題就是父母一整天都將忙於餵食,像我的同事就是這樣,平日給保母帶,假日時一整天就是奶、副食品、奶、水果、奶等等等循環,他算給我聽一天總共有9餐,讓我嘖嘖稱奇,阿爐吃飯常常拖到一個小時,一天四次我都覺得有點累,更何況double的情形!

如果副食品的營養夠均衡,即使奶量慢慢下滑也沒有關係,這段期間的寶寶本來就很容易厭奶,太執著於奶量只會讓父母憑添無謂的焦慮。

===食物泥===

寶寶的第一口副食品,大都分兩款:十倍粥  食物泥(米泥),(也就是俗稱的粥派和泥派),而本人非常不愛白粥(那是只有拉肚子的時候才會吃的東西吧!?),是說粥要好吃一定要有好的高湯啊~

坊間也有很多現成的副食品,Ex.米麥精等等。不過有鑑於現在黑心食品猖獗,總覺得還是買原料來自己做比較心安一點。

後來爬文參考一番,決定先由食物泥開始。

食物泥的做法開始流行應是來自於百歲醫師,百歲醫師認為寶寶咀嚼能力不完全,加上發育尚未完整的腸胃,因此副食品應該製作成細密沒有顆粒的食物泥,由於食物泥可以使用更多元化的食材(畢竟不是每種材料都適合煮粥),所以通常可以帶給寶寶更充足的營養並且容易消化吸收。百歲醫師建議的營養成分為澱粉:蛋白質:蔬菜:水果=3:3:3:2+香蕉一根,同時建議食用食物泥至寶寶"牙齒全長齊"(那就差不多快兩歲),原因是牙齒未長齊前寶寶都無法好好咀嚼食物。

不過我的食物泥做法是參考《晴媽咪副食品全攻略》,雖說類似百歲醫師的做法,但比較搞剛分成四大類的冰磚(就是可以米泥配菜泥這樣),同時澱粉和蛋白質的比例感覺高一些,個人認為是蠻適合在入門副食品參考用的,基本上只要參考書上順序加食材就可以,初期完全不用用腦,至於之後吃久了爸媽們也可以略做修改。阿爐是一吃就上手,連我保母都嘖嘖稱奇。

一直吃食物泥不轉換為有顆粒的食物會影響咀嚼?

這一直是"泥派"被攻擊的點。話說之前有媽媽向兒科醫師(黃瑽寧)提問,若一歲還在吃泥,是否會影響日後的語言發展呢?得到的答案是"以前以為有關係,但後來看有些研究發現好像沒有什麼關係"。其實阿爐早在七個多月吃泥的時候就會有咀嚼的動作,只是時有時無,三歲以下小孩吃東西常常都是用吞的,這也是為什麼百歲醫師會覺得泥吃到牙齒都長齊比較好的原因,當然每個小孩狀況不同,也有的寶寶就是愛吃顆粒的口感,腸胃也沒有消化的問題,那我是覺得轉成有顆粒的副食品應該沒關係。

傳統上副食品是從液狀/稀泥狀的食物開始(也就是很稀的十倍粥、蔬菜湯、果汁等等),慢慢進展到泥狀(約7倍粥,7-8個月),再進展到半固體食物(約5倍粥,9-11個月),之後再改成碎料粥、軟飯、燉飯等。簡單說就是隨著寶寶月齡變大,就可以改吃越濃稠、越有顆粒的食物。

但是,我覺得咀嚼是本能ㄟ~ 不會因為吃泥寶寶就不會咀嚼,可能只是學得慢些、生疏些,就像翻身也是有快有慢一樣。我也給阿爐吃一些沒有打那麼細的果泥或是肉泥(肉泥即使丟調理機還是無法像其他蔬菜榖類那麼綿密),阿爐有時會吐出來,塞回去還是會吃下去;若是濃稠的食物泥其實還是可以練習咀嚼,目前(9m)我還是維持晴媽的食物泥+一小塊肉泥,看阿爐的狀況最近決定再添加些有顆粒的食物(因為打泥也是會累的啊~~)。

吃粥會脹氣?

晴媽咪的書裡有提到,有些小寶寶吃倍粥會有脹氣現象,甚至晚上睡不好哭鬧,因此建議吃泥而不建議吃粥。話說晴媽咪的意思也不是"不讓"寶寶吃粥,而是建議等寶寶咀嚼能力較好、腸胃較成熟時再食用,若真的吃粥,則建議粥:泥的比例抓1:4,營養較為足夠。雖說我也覺得十倍粥難吃(阿水加那麼多直接喝母奶不就一樣?),但我私以為想脹氣與否還是和每個寶寶的體質相關。(基本上只是少量吃十倍粥應該不會脹吧~等到食量大時就不會只吃十倍粥了啊~~)。

至今還在打泥的主要原因,是因為不是每種食材都適合煮粥,所以食物泥的材料會比粥品更為豐富,營養也相對均衡,再加上全部打能泥做冷凍冰磚對我這種上班媽媽實在比較方便。當然煮粥也是可以變通啦~像我婆婆當年幫肥飯姊姊帶小孩時,最常煮的就是吻仔魚粥,連吃好幾天(ㄜ也是還蠻便利的吼)......上次我婆婆看到阿爐的副食品,還說我們真是搞剛啊~

反正自己做副食品真的蠻辛苦的,尤其寶寶的食量增大時冰磚消耗速度變快,要打的量就會變多,因此要我打泥打到他牙全長齊實在有點困難啊~雖說目前阿爐都還是挺賞光,有耐心時大都會吃光光,但日後應該會慢慢轉成顆粒食物吧~

食物泥的做法 (因為阿爐是接近5M才吃的,所以標題都是5M+,不過應該4M就可以開始了喔) 

【5M+】副食品主食 主食食物泥 ●胚芽米泥/穀類/豆類●

【5M+】副食品 葉菜類食物泥 ●綠色蔬菜系列●

【5M+】副食品 根莖菜類食物泥 ● 地瓜栗子系列 ●

【5M+】副食品 根莖豆類食物泥 ● 胡蘿蔔馬鈴薯系列 ●

【7M+】副食品 各種肉泥 雞肉●魚肉●豬肉●牛肉泥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副食品 食物泥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erine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